轉貼分享『義工,不平凡的快樂傻瓜』
義工,不平凡的快樂傻瓜 2012年11月16日 下午 12:42 張老師月刊 2012/10/03 他們把臺灣人真誠、善良、勤儉、樸實的本質,經由義務服務工作,全然地表現了出來。 【口述╱張德聰;文字整理╱高惠琳】 義工即是志工。中國自古以來就有「志工」的理念,像是〈孟子梁惠王〉:「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」,可以看出行有餘力想要幫助別人,進而促進社會和諧的想法和美德,自古有之。 愛、能力、生命價值的具現 志工的意義為何?我們可以從它的英文單字 volunteer 加以闡釋: V(value):價值。志願服務就是一種榮譽、一種個人價值。所謂的已開發國家,除了國民所得達兩萬美元之外,更重要的應該還包括此國國人關心社會的程度,而志願服務即是最好的表徵。 O(ours):民胞物與的胸懷。也就是「己欲利而利人,己欲達而達人」。有很多人表示,參加救國團的義務務工作,往往可以交到一生一世的好朋友,原因 就在於志趣相投、理念相合,並且在奉獻的過程中產生革命般的情感。而「張老師」創辦人宋時選先生生前常講:「大家一起做,人人都動手」,即是ours的具 體行動。 L(love):愛。心中有愛,才會想要助人,更何況「助人者,人恆助之」,可見幫助人的過程中,往往是自己得到的最多。還有,learning(學習),學習如何助人;所以,志願服務即是愛的專業+愛的方法。 U(understand):瞭解。助人之前,都必須對於自己的能力、時間及所要幫助的人或事情有基本上的瞭解,才不致於幫倒忙。 N(need):需求。有愛、有瞭解,才能切合被幫助者的需求。 T(training):訓練。志願服務工作是需要經過適當專業的訓練。 E(empathy):同理心。能夠將心比心、感同身受,才能真正關懷人。 E(empower):賦能。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,能夠感動對方,賦予願意將來有能力時也幫助別人,於是便形成一種善的循環、一種好的社會能量。 R(respect):尊重。志願服務必須以尊重為前提。同時也是責任(responsibility),好比說,大學生到育幼院服務,往往會是一學期的固定活動,必須有責任地持續進行,而不是三天...